百书楼 > 大明少皇在线阅读 > 第七十九章 筹谋(4)内疏外通

第七十九章 筹谋(4)内疏外通


  傅山出身官宦世家(注1),家学渊源。要是用现在的话来说,就是标准的官二代和富二代。原本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,应该是个喜好飞鹰走狗的标准纨绔。可傅山却不同,少时就重气节、有理想、有抱负。这与其严格的家庭教育有关。

 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,所以傅山对于官场的猫腻并不陌生,可谓洞若观火。受当时舆论的影响,加之本身才华横溢心高气傲,傅山甚至还有点“仇皇”的心思。

  国家发展的好,那是因为有圣明君主的存在;国家发展的不好,那是因为君主的荒谬。臣子痛骂皇上,那是忠心为国一身赤胆的表现,会被民间和官场所崇拜。

  明朝如傅山一般的青年才俊有很多,儒家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’的传统,早已深深植根于他们的一言一行之中。面对朝局的混乱与胶着,他们内心迸发出朦胧的国家与民族意识,于是开始自发的寻求解决之道。

  但碍于时代发展的阶段和信息的不对称,他们空有一腔热情却不知从何入手,于是很自然的从民间舆论中寻找突破口。他们学会了标新立异,他们开始愤世嫉俗,他们积极投身于明朝的各类社团活动。

  他们希望找到救国救民之路,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变得更有意义。他们渴望被社会认同和接纳,而不是‘二十年后,终于还是变成了自己的讨厌的那一类人。’但明朝固化的阶层和僵化的思维模式,始终将他们压抑的无法呼吸。

  此时,敢于喷吐口水,狂骂皇上的东林出现了。年轻学子们眼前一亮:对,堂堂大明变成今天这样,都是皇上造成的,我们就是要骂的皇上开始怀疑人生,这样才能济世安民!

  于是他们以更加狂热的姿态,用自己的嘴和笔,加入到痛骂皇上的队伍中。以求得换取一次,实践人生价值的机会。他们其中的不少人,在日后面对异族的屠刀之时,也不曾有丝毫犹豫,用自己羸弱的身躯,完成了对于皇上和百姓的诺言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  但,在东林及齐、楚、浙等朝廷实权派看来,这些学子们的一腔热血,不过是他们升官发财的润滑剂而已。虽然他们经常将人镜魏征引为学习之楷模,可真到关键时刻,他们总会推人出去顶缸。对此,他们自然还另有一套说辞,留得有用之身…

  当然,这些大臣口蜜腹剑的做法,早就引起了部分学子们的注意和怀疑。比如,在皇上身边仅仅呆了一个月后,傅山就发现之前的认知错误。

  皇上作为一国最高统治者,过得日子堪称战战兢兢苦不堪言。传说中的一言九鼎没见着,倒是稍不留神就会被朝中别有用心的大臣当枪使。于是这个愤怒的中二,又把矛头指向了朝中大臣,思想从左到右转了一百八十度,成为了铁杆的保皇派。

  但傅山并不知道,身份地位和利益所得,会决定一个人的思维和做事方式。比如有个叫琼瑶的阿姨,当小三的时候,笔下小三个个温婉动人,大房绝对凶神恶煞;后来阿姨上位了,笔下大房就是绝对的知书达礼逆来顺受,小三就是网红脸加容嬷嬷…

  作为后世之人,朱由校自然知道,明朝学子们看起来幼稚而又极端的做法,只是因为时代发展的阶段和他们认知的局限性造成的。这批赤诚的学子,是明朝的宝贵财富。他们仅仅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,就能瞬间照亮漆黑一片的大明万里河山。

  在明确方向之前,朱由校必须尽最大可能保护这些学子,不让他们过早的参与到斗争之中。否则,这批学子的热情,很快就会被明朝腐朽的官吏制度所磨灭。在某些时刻,斗争如果不能势如破竹,就宁可磕磕碰碰,不要牵扯太多的人进来。

  此刻,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傅山,当着皇上的面,公然说出了“要收拾那帮王八蛋”之语,全然不顾对面还坐着两位曾经的朝廷重臣。不免让另外三人哑然一笑:这孩子…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  朱由校将桌山的小册子整理了一下,轻轻抽出一页纸张,上面用红色朱批重重地画了几个圆圈:“傅山,税改一事非同小可,需要多管齐下,不能单独为之。而且前期必须进行必要的铺垫,否则很容易被诸公见招拆招,他们可不是傻子,等着被我们掐住脖子。

  现在的大明,如同一条积塞淤堵的江河,需要外力才能疏通。而且以朝堂现在的情况,改革必然步步维艰,四处碰壁;但不改革,大明必亡。因此改革之首要,为疏通内部。

  朕决意以整顿胥吏为名,首先将三角区域内的重要地区梳理一遍,并由秘书处的人重新整理重要数据,为以后的政策制定和国考内容提供依据。这些铺垫完成后,经科学院培训的新官吏,将会以最快的速度推行新政,为后续的变革打下基础。

  当然,现在朝廷的力量,还不足以覆盖整个三角区域。因此,我们必须以点带面,首先塑造多个典型出来,逐步推进改革的深入,并扩大改革的影响面。让百姓知道,皇家的改革能给他们带来扎扎实实的好处,而不是把牛皮吹上天。

  之前,叶向高和韩爌曾不止一次上书,希望扩大科学院招生范围和增加招生人数,为日后的改革储备人才。朕考虑到一些实际原因,暂时没有同意。朕,不打无准备之仗!”

  说罢,朱由校久久望着南方,后世那个叫做深圳的地方:“今日之改革,必须依靠一批有热血、有激情、有勇气的年轻人。而我大明之青年才俊,足以担当此重任。朕决定,同意叶向高和韩爌的要求,广招天下英才进入皇家科学院,为改革之强援。”

  朱由校深深吸了一口烟,眼神坚决地说道:“既然要改革,就坚决地试大胆地闯。大明要改革,但是步子要稳,要随时总结经验,哪怕是摸着石头过河,也要闯出一条血路出来。日后,你们只管大胆地去做。出了什么事,朕一力承担!!”

  孙元化、熊廷弼、傅山闻言,震惊了片刻,随即轰然起身。五拜三叩(注2)之后,三人铿锵有力地说道:“臣,领旨!”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  朱由校摆摆手笑道:“怎么又来这一套。都坐下吧,看看你们现在什么表情。知道的是朕让你们大胆做事,不知道的还以为让你们上刀山下火海。改革这种事急不得,必须有一定基础才行。很多事要等朕回京后才能详细布置。”

  傅山最是等待不得,急冲冲地说道:“皇上,您就说,小的能做什么事就行了。”

  朱由校与另外两人对望一眼,呵呵笑道:“你啊,就是一副猴脾气。也罢,朕就告诉你。你的任务是帮朕网罗天下才俊。至于是坑蒙拐骗,还是晓以大义,一切随你。反正,朕要三个月内,科学院里有三千学子。”

  见傅山皱了皱眉头,朱由校笑问:“怎么,有难度?你可是有神童之称啊。”

  傅山咬咬牙道:“皇上,三千人可不少。科学院有这么多房子?这么多人又如何管理?”

  朱由校淡淡一笑:“朕会批给你经费、土地和材料。至于房子怎么修,修成什么模样,朕不管。还有,经费超支了的话,朕可没多余的钱给你。朕只有一个要求,保质保量。新招收的学子,都是要做实事的,科学院里不养闲人。”

  傅山眼睛咕噜一转,已是明了皇上的意思,随即大喜道:“皇上,小的明白了。您是要我们这三千学子,按照秘书处的办事原则,自己规划自己做事,为以后治理地方累积经验。”

  朱由校笑道:“聪明,不能实事求是者,朕不要。如果连这个三千人规模的地方都治理不好,谈何主政一方。朕相信一句话,不能扫一屋者,何以扫天下。

  还有,你仅仅是负责牵头的,其余的事就交给那三千学子去做。你在暗中观察,那些人可为栋梁,那些人可为干吏,懂了吗?对了,如何管理这些人,你可得认真向两位教喻讨教啊,这两位的经验必定大大有助于你。”

  孙元化和熊廷弼闻言,心中对于皇上的赏识也是暗喜,不过也有疑问:傅山这个毛头小子都能做这么大的事了。皇上这么不提对我们的安排?

  朱由校见两位教喻眼露询问之色,当下便坐直了身子正色道:“孙元化、熊廷弼,你二人外放为官,都不在京任职。”

  “…”两个教喻顿时傻眼,明朝的外放,基本就是断绝了日后的仕途之路,皇上这是…

 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  朱由校在桌上摁灭烟蒂,又重新点燃一支烟,便起身来到身后的地图前,左手背在腰后,右手拿着烟卷,长久地注视着明朝地图。嗯,如果把地点换成西柏坡,再把发型换一下,妥妥地伟人既视感。

  “大明内部,如今混乱一片,必须采取内疏才能打通各个关节,让国朝内部重新变成铁板一块,大明才有复苏的希望。”

  话到此处,朱由校顿了顿继续说道:“但依靠内疏,仅仅能让大明活过来,如果还想进一步发展,必须进行外通。外通分为两部分,第一新建粮仓,第二联通西洋。”

  朱由校转过身,看着三人道:“江南本为鱼米之乡,奈何现在多种棉麻等作物,遇到灾年一样的爆发饥荒;四川、湖广一带兵灾不断,民族矛盾很深,解决起来还需时日;山东河南等地,妖教横行匪患遍地,朕还没有想到好的方法应对。

  因此朕有意开拓河套之地,作为大明的另一个粮仓。但你们也知道,河套目前被蒙古人霸占着。因此想要完成这个任务的话,负责人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。”

  朱由校说罢,从衣袖之中摸出锭银子:“这锭银子在马六甲铸造,而其制作原料来自南亚墨力加(注3)。欧罗巴人于此处疯狂掠夺金银,获利丰厚。朕承认确实很眼馋,但目前国朝尚无力控制南亚墨力加,朕有心无力啊。

  但我们能不能想办法,把欧罗巴人掠夺来的金银据为己有呢?他们去流血拼命,我们坐收实利。这便是与欧罗巴联通的目的。”

  三个狂热的保皇派,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。皇上所谓的外通,根本就是堪比开疆拓土和郑和下西洋的壮举。这可是真正的青史留名!!当然,皇上首先就把自告奋勇的傅山画了个叉:年纪幼小尚需磨砺。

  朱由校看着孙元化和熊廷弼道:“不知二位教喻,可有意外放为官,承担此外通重任?”

  注1: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,家学渊源,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《左传》、《汉书》,卓然成家者。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、承务郎,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、辽海兵备,颇有政绩,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,精于治学。傅山少时,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

  崇祯九年(1636年),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,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,陷其京师狱中,傅山为袁鸣不平,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,联名上疏,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。其人算得上明朝学生运动的首领之一。

  注2:一拜三叩:次一等的觐见皇帝礼节,跪下后,俯首一次,然后头点地3次,起立。五拜三扣:最高等级觐见皇帝礼节,很少用:跪下后,俯首五次,头点地三次,起立。三跪九叩:明朝祭天,清朝祭天见皇帝礼节。跪下,头点地三次,起立,跪下,头点地三次,起立,跪下,头点地三次,起立。然后跪下。《明史•礼志》“常朝仪,朔望御奉天殿,常朝官一拜三叩头;谢恩见辞官,于奉天门外,五拜三叩头。

  注3:明万历年间绘制的《坤舆万国全图》中,在南美洲伯西尔(今巴西)地域有两段注文。其中一段注文称:“南亚墨利加今分为五邦,一曰孛露,以孛露河为名;二曰金加西蜡,以所产金银之甚多为名;三曰坡巴牙那,以大郡为名;四曰智里,古名;五曰伯西儿,即中国所谓苏木也…。”另一段注文称:“伯西尔此古苏木……。”

  至于后世的辫子朝不说也罢,奴隶主能知道安南是哪儿都不错了。


  (https://www.bsl88.cc/xs/2620399/391305497.html)


1秒记住百书楼:www.bsl88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sl88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