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书楼 > 明末之大国崛起完整版 > 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化蒙古人

第五百七十二章 同化蒙古人


  没有火器的蒙古骑兵,对棱堡的压力并不算大,随着重炮的连续轰击,以及燧发枪的密集排射,让蒙古人毫无胜算。这已经不是成吉思汗的时代了,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射功夫,在先进的火器面前变得软弱无力,那些昔日强大不可战胜的蒙古勇士,只能用鲜血灌溉大片的草场。

  蒙古大军攻了三天,原本的六万勇士阵亡近半,他们已经无力再发动进攻了。妇孺们见到此情此景,都忍不住痛哭出声,他们知道自己完了,如果这样下去,他们只有死路一条。

  掌管着喀尔喀左翼的墨尔根汗额列克已经是心如死灰,他知道如果想要保住部族,就必须选择投降了。很快蒙古派出使者入城,向驻守在北海堡的刘体纯递交降书。他还认为如对大明朝廷一样,只要递交降书表示归顺,朝廷就会放他们一马。

  没想到刘体纯接过那份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降书看了一眼,就冷笑着将其扔了回去:“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吗?用这种东西糊弄我好在北海越冬,等到明年春天就再次撤离,这样的降书比手纸还不如。回去告诉你的墨尔根汗,让他无条件投降,所有人都放下武器任凭处置,否则免谈。”

  当使者将这个消息带回的时候,额列克彻底傻眼了,他知道对方不是那么好糊弄的,如果他想要让族人活命,就必须接受这个条件。北海湖畔虽然并不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,但是他们有数个棱堡,又掌握着水上交通,可以随时打击他们。

  蒙古人没有坚实的防御工事就只能被动挨打,万一冬季被偷袭几次,他的部族也就可以宣告灭亡了。反复斟酌了一夜,额列克看着外面越来越厚的积雪,最终只能选择了屈服。

  所有蒙古骑兵将武器和战马交出,彻底选择了屈服。看到己方选择了投降,族中老幼无不掩面痛哭。在他们看来只要投降,自己的生命就失去了保证,勇士们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杀,而族中女子只能被当做女奴使用,他们将失去作为自由人的最基本保证。

  刘体纯和张鼐分别派出军队,接收了这批俘虏,所有蒙古男丁都被控制了起来,但妇孺却被送入堡中居住。因为早已想到过有蒙古人投奔的情况,事先设计棱堡就有相关设计,这些蒙古人所住的地方相当于瓮城,虽然在城内能够阻挡风雪,但也很容易遭到守军围杀。只要他们稍有异动,就可能面临灭顶之灾。

  除了三万被控制起来的蒙古青壮,剩下的喀尔喀左翼尚有十多万老弱,他们被分散安置在周围的十几个堡内,受到守军的监控。

  然而本来已经不抱生存希望的老弱,却愕然的发现他们受到了优待。他们的牛羊被送入牲口棚,并得到了饲料和干草,这些人也被发给食物,同时小孩子被要求入学接受免费教育,大人也需要学习华语和华文。

  冬季本来只是躲在蒙古包里瑟瑟发动,等待着寒冷赶快过去,在棱堡里却不但有四面的城墙挡风,还有集中供热的暖气,让他们完全不必担心老人熬不过寒冷。唐军甚至发给他们每人一件内衬羊皮的厚实棉大衣,另外还有棉手套、棉靴和棉帽子的配置。

  喀尔喀左翼的蒙古妇孺们居然发现,自己从来没有穿得如此阔气过,她们不但有牛羊肉吃,还有馒头蔬菜和水果罐头,红茶和盐不再是难以获得的珍贵产品,反而成了日常所需,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。

  朱聿键在得知对哥萨克人作战胜利之后,就知道必须加大对西伯利亚的掌控力度,避免在对沙俄作战中,因为后勤问题而吃亏。经过政务院讨论,决定在勒拿河以东地区建立沿海省,将余大成任命为布政使。勒拿河到叶尼塞河之间的广大地域为东伯利亚省,由周立勋担任布政使,新夺取的叶尼塞河至鄂毕河之间的广大地域建立起西伯利亚边疆区,暂时由原厦门知府赵宽担任总领,负责那里的建设工作。

  这样的分配让北海地区划入了周立勋治下,他立刻将新建立的布政使司衙门搬到了北海堡,就近解决受降的蒙古人问题。以上对蒙古人的优待,就是周立勋的点子。

  如今已经进入冬季,北方到了大雪封路的阶段,不会再有蒙古部落北上了,至少在冬季的五个月内,东伯利亚省不会有太大的战事。他就利用庞大的物资储备,打算同化这些蒙古人。

  要想对付蒙古人,有个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控制其高层。蒙古这个游牧民族,依然有着奴隶制的残余,整个部落都属于族长和那些贵族,而下层牧民大多与奴隶差不多。他们每年所生产的大部分物资,都需要供给族长,那些珍贵的盐茶铁器也多半没他们的份,许多人都因此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。

  人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,是不会有什么伟大理想的,他们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填饱肚子。额列克等喀尔喀左翼的上层都被监禁起来之后,整个喀尔喀左翼实际上处于群龙无首的状况,随着周立勋的优待,他们的心慢慢安定了下来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驻军开始逐步释放那些蒙古青壮,让他们能够与家人团聚。在见识了处于唐军统治下的温饱生活以后,他们不再想回到过去那种穷苦的游牧日子了,所有人都开始打着自己的小算盘,比起以前艰辛的游牧生活,留在这里才是最好的选择。

  很快除了对蒙古人的免费教育之外,医疗队也进驻了这里,为所有生病的蒙古人免费看病。从这些郎中的口中得知,八贤王所统治的民众都有这样的待遇,蒙古人中间沸腾了,他们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幸福的生活,他就更加不想离开了。

  在蒙古人对唐军出现了向心力之后,教育工作有了一些转变,思想教育变得多了起来。


  (https://www.bsl88.cc/xs/2598554/57241061.html)


1秒记住百书楼:www.bsl88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sl88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