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书楼 > 我才七岁,老朱你让我监国? > 第73章 朝纲要乱了?

第73章 朝纲要乱了?


第73章  朝纲要乱了?

        燕王府邸。

        湖中凉亭,朱棣与道衍相对而坐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远处,马和站在前往凉宁的过道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想不到谋划这么久,终究还是一场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轻声感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老朱封朱标三子为王,这等于是宣告储君一定会从他们三人当中选择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出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的脸上,看不到半分沮丧之色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陛下没有直接册立储君,事情便还没有尘埃落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望着湖水苦笑摇头道:“谁不知道陛下此举是何意呢?我还如何去争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顿,又叹道:“我们之前都道熞儿的背后,必定有高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但那日观他言谈举止,就算他背后真的有人,熞儿之妖孽,也已远非寻常儿童能比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天,朱允熞与工匠们推敲出“燧火枪”,他可是一直在旁边看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目睹整个推敲的过程,也因此很清楚,“燧火枪”这种东西,完全朱允熞一点一点,慢慢想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道衍摸了摸胡须,笑道:“若他不是聪明过人,也不会有高人投到他的门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还是坚持认为,朱允熞的背后,一定有人在背后指使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允熞虽然妖孽,但绝不可能到那种程度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,与朱允熞打过一番交道之后,他对朱允熞的评价,也再次提高了几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眼下将他们三人都封王,就是希望借此名义,让他去办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自古封王,哪有封为南王的?陛下之心,早已向天下明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南王的诗才,已是天下皆知,又有向朝廷献策之功,平泉州蒲氏之举,若是他执掌应天府之后,再办成几件实事,那朝廷的大臣,就不能再以他年幼为由,阻止立他为储君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对此洞若观火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笑道:“咱爹要做的事,还从来没有办不成的。眼下他既有了此意,那我还争什么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连连摇头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南王年幼,又为嫡孙。想立他为储君,要不引起满朝反对,就不容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有些不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爹真要立他为储君,就算满朝反对,那又如何?就凭他们这些人,真的反得了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老朱决心要做的事,从来不管有多少人反对,都是拦不住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惟庸案,郭桓案,空印案……多少大臣人头落地?

        朝堂上的官员,都为之一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道衍却是摇头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与其他事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陛下决下整顿贪污,那不管多少官员反对,都拦不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但陛下若是要立储君,就必须要让朝局平稳过渡,不能仅靠强力镇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储君新立,便已是天下皆敌,天下皆不服,将来如何继承大统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要立储君,必定让朝野上下,皆心服口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非如此,陛下为何不直接立他为太孙?而要大费周章,先封他为南王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眼前一亮,恍然大悟,脱口而出道:“对啊。咱爹不需要让天下人服气,但新立的储君,却必须要让天下人臣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想到此处,精神为之一振,旋即又回落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就算如此,我又能做什么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笑了笑,吐出三个字:“回北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微微一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眼下的局面,已然变成了三王争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分析道:“自来国本之争,最是凶险。故凡帝王,立储君必须坚决果断,不让人有争夺之心,以致朝野不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可眼下陛下要立南王为储君,又怕人心不服,只能缓缓图之,同时封三人为王,此亘古未有之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此一来,虽然给了南王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,却也将朝局置于风雨之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听他说着,神情慢慢变得凝重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的身体,已是风烛残年,拖不了太长的时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王既立,那三人便都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衡王是嫡长孙,陛下若立他为储君,朝野上下,都说不出反对的话,如今只是封王,但衡王背后的文官们,不会就此甘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吴王有勋贵武臣的支持,势力庞大,如今既有机会争储,又岂有不争之理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最属意的南王,反而是最势单力孤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只不过,他既有圣眷,又如此聪慧,也有其优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三王争储,恐怕用不了多久,朝局就要大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的声音平淡,不大,但所说的内容,可谓是石破天惊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的脸色越来越沉重,飘忽变化不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他们三人争得不可开交,以致朝纲不稳,天下大乱。那陛下为天下计,为大明江山社稷计,便只能将他们三人都排除,另立储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听闻今日南王刚去应天府衙,金陵城的商人们,已经决定要罢市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于是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的神色渐渐明亮了许多,问道:“那我们该如何做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先回北平。”道衍道:“殿下回边军带兵,坐山观虎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无论他们三人当中谁最后获胜,朝廷都必定元气大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到那时,陛下若是另择储君,则殿下仍有机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若不然,殿下手握几十万边军,仍不失为进阶之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与马和仍留在金陵城中,只要陛下一日不立储君,事情便还有回转的余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若事可为,我以信鸽传信回北平,殿下可依计而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燕王府养了不少信鸽,来应天时候,特意带来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些信鸽只能传信回北平,没有办法再传递信息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道衍留在应天,有事便放飞信鸽回去报信,那也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朱棣沉默了半晌,点了点头,笑而叹道:“可惜熞儿不是嫡长子,否则,我也不用争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笑道:“这就是天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朱棣笑问道:“想下他刚执掌应天府,金陵的商人便集体罢市,依你之见,他该如何处置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道衍沉吟道:“一般而言,无非杀鸡儆猴的手段,但这次罢市,恐怕没那么容易平息。若他真这样的话,正好中了那群人的下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眼下的情形,恐怕不消一日,弹劾的奏章就该如雪片般飞向内廷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心中思索了一下,发现一时之间,竟然想不到好的解决方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商人罢市的背后,可是站着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。

        双方本来水火不融,这次却很有默契的联手,就是要给朱允熞一个下马威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朱允熞以雷霆手段,行霹雳之事,他们必定以此为借口,掀起惊天风雨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若不这样做,又万难平息罢市的危机,让金陵城复市。

        除非朱允熞退让,承诺不加征商税。

        道衍越想越觉得此事看似简单,真要处理起来,却十分棘手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朱棣哈哈大笑,道:“那我就先不管了。明日上奏,返程回北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让他们去争吧!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
  (https://www.bsl88.cc/xs/2027445/116621857.html)


1秒记住百书楼:www.bsl88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bsl88.cc